医疗服务
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健康概念
脊柱侧弯早筛查早治疗, 让您的孩子少走“弯”路

发布时间2024-06-25 20:55:01  发布者:亨顿医药

脊柱侧弯早筛查早治疗,

让您的孩子少走“弯”路

孩子们从小就被家长教导要“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”。可见家长们对孩子脊柱体态发育的重视。若看见小孩高低肩、一侧肩胛骨上翘、走路左右摇晃、一侧腰部皮肤皱褶明显、容易颈腰部疼痛等情况,可千万别不当回事,身体长期处于不良姿势,可能要警惕脊柱侧弯!


据相关研究对青少年脊柱侧弯进行筛查时其发病率竟为16.8%,差不多5个孩子里面就有1个脊柱侧弯,且近年还有上涨的趋势。预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600万,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。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、近视之后,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,女性明显多于男性。随着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加快,脊柱侧弯程度呈加重的趋势,故在治疗上更是分秒必争,不敢忽视怠慢。


脊柱侧弯,要早筛查,更要早治疗、早锻炼。有完整的时间完成系统治疗,不耽误功课,暑假则是孩子们治疗脊柱侧弯的最佳时机,千万要把握!

PART 01

什么是脊柱侧弯?

脊柱侧弯,又称脊柱侧凸,是脊柱在三维空间中发生旋转、异常弯曲的疾病。顾名思义,就是脊柱向侧方弯曲。正常



所以早发现、早治疗非常重要。如果孩子大于6岁,请花1分钟来帮孩子检查,每3个月-半年检查1次。人的脊柱从背面看应成一直线,因为人是左右对称的,而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则偏离中线呈字母“C”形或者“S”形。

PART 02

筛查办法

方法一:“41竖”检查

自然站立,暴露背部,通过5 条线判断后背是否对称,5条线可 以总结为“41竖”:

1、双肩是否等高,头部是否居中;

2、左右肩胛骨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,肩胛骨下端是否等高;

3、两侧腰凹是否对称;

4、两侧髂嵴是否等高(即骨盆是否水平);

5、棘突连线是否倾斜或偏离正中线(脊柱是否歪斜)。

以上有任何1条异常都属于躯干不对称。


方法二:

前屈试验


具体方法为:让孩子脱光上衣、背对家长站立,然后往前弯腰90度,做一个深鞠躬的动作,双臂自然下垂。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平视孩子的后背,看一看孩子腰背部左右两侧是否高低对称,如果发现左右两侧高低不对称(俗称“剃刀背”),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得了脊柱侧弯。


PART 03

脊柱侧弯

有什么危害?

脊柱是人体的“承重墙”,能调节运动和平衡,支撑人体结构,保护内脏系统,而且其内部有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。一旦出现脊柱侧弯,带给儿童和青少年的危害,不仅是显而易见的体态上的不美观,孩子的脊柱外形和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,出现腰背痛等,影响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和心肺功能,还能诱发孩子的自卑自闭等情绪心理,降低生活质量乃至发生终身瘫痪。

01

影响脊柱外观和功能

脊柱侧弯导致脊柱变形、两侧肩背部及腰部高低不平、胸廓畸形、骨盆倾斜、长短腿、姿势不良等异常形态,同时影响活动度等功能。


02

生活质量下降

脊柱变形易导致肩背部、腰部出现顽固性疼痛,严重者甚至出现肢体感觉障碍、下肢麻木、大小便异常等神经受压、神经功能受损症状。


03

影响心肺功能

有研究发现,脊柱侧弯患者胸腔容积减小,吸气相和呼气相胸廓容积均低于正常对照组。脊柱侧弯影响气体交换,包括局部通气、血流、通气血流比、弥散等。容易诱发气短、气促等症状。

04

影响胃肠功能

脊柱侧弯使腹腔容积减小、相关脊柱神经受到压迫,引起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紊乱,进而引起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胃肠系统反应。





特别提醒:

如果我们可以直接测出高低肩、剃刀背,那已经是属于很严重的脊柱侧弯了。如果要准确筛查早期脊柱侧弯,应带孩子拍摄脊柱全长X光片,若Cobb角度大于10°则可诊断为脊柱侧弯。


 










如果孩子发现脊柱侧弯,应该怎么办呢?

正确方法是带着脊柱X光片和小朋友到医疗机构脊柱专科就诊,让专业医生评估孩子的侧弯严重程度及生长发育情况,以评估是否存在继续加重的风险。



亨顿中医门诊携手广东省脊柱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脊柱专科、中山一院骨科研究所权威医疗专家联合开展此项目。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,面向中小学生免费进行评估筛查,实施日常诊疗和寒暑假脊柱侧弯训练营。


我们有从事脊柱相关疾病临床工作近30的主任专家亲自指导,专业的个性化评估与治疗,一对一教学训练,全程效果跟踪服务! 

   

亨顿脊柱侧弯暑假训练营课程包括:

1、脊柱基本结构和脊柱侧弯的基本认识。

2、脊柱侧弯的危害有哪些。

3、脊柱侧弯的预防与治疗。

4、脊柱侧弯的检查及评估。

5、针对个体制定具体治疗方案。

6、龙氏正骨整脊手法治疗。

7、矫正形体教学和康复训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


















更多医疗资讯,

请关注广州亨顿医疗公众号及拨打客服电话咨询。


名医推荐